第五五八章 议察厅-《大官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再次响起三声大炮时,龙门缓缓洞开,京城的钟鼓楼也撞响了钟鼓,各寺庙观宇也一起响应,遥相唱和,昭示着大明永乐十三年的会试,正式开始了

    此刻至公堂前早已摆好了香案,主考大人领着众考官跪接了圣旨,又拜过了至圣先师,再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来镇压,请周将军进场巡场,请文昌帝君进场主试,请魁星老爷进场来放光……做完了这些仪式,才放考生进场点名搜检。

    待第一批一百名考生被放进贡院大门,天刚蒙蒙亮,二月上旬的京城,白天已经暖和起来了,但这样清晨时分,依然春寒料峭,整个贡院像一座小城,城四周是密密丛丛的围棘,所以贡院又叫做。此刻这座棘城笼罩在清晨的bo雾,棘城中的举子们,觉着自己的前程,也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……

    点名识认之后,考生便可以进贡院大门了,但不是直接入考场,而是在一座石坊前排队,待凑齐了一百人便在官员的带领下进入龙门,便见龙门内是一条长长的甬道,甬道两边各设着数座小厅,这就是考生们闻风变色的察厅,,这议察厅的名字虽然不错,可却是所有举人们最最丢脸、最最扫进颜面的地方。因为按照大明朝最初的规定,只要是想进考场的举子,不管穷富也不论老少,全都得在这里头宽衣解带、**裸的接受贡院兵丁的搜检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洪武皇帝仁慈,在听说举子们饱受羞辱,甚至有人愤而弃考后,在洪武二十年下旨宽待举子,从那后入场搜检就成了走过场,通常是举子们在甬道列队,兵丁简单一搜身了事,至于那些议察厅则闲置下来,只有极个别不长眼的考生才会享受到入内搜身的待遇。

    举子们本以为今次也如同以往,应该只是走个过场,此刻却有些不安的发现,那些本应该无人问津的议察厅内,如今都亮如白昼,不像是要闲置的样子

    待举子们在甬道中列队,王贤出现在龙门前,他立在高高的台阶上,清冷的目光扫过众举子道:“本官王贤,此次会试的搜检官,诸位可能都知道,往届会试的搜检十分松懈,未免有不少鸡鸣狗盗之徒心怀侥幸挟带文字入场。这是对太祖皇帝的善意的最大不敬,是对朝廷抡才大典的最大羞辱,也是对诚实正直的考生的最大伤害”

    王贤一上来三顶大帽子,镇得那帮举子全都一愣一愣,不知道他只是说说而已,还是要动真格的。“朝廷开科取士,是为了选拔替天子治理国家、教化百姓的官员,连考进士都要作弊者,实乃心术不正之徒,岂能肩负起教化之责?岂能守法清廉尽忠?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次会试要严加搜检,本官绝不容许只字片纸代入考场”王贤是上过战场杀过人,能将一省官员玩弄于股掌的狠角色,此时气场全开,众举子哪能顶得住?一个个噤若寒蝉,谁还以为他不过是随便说说?

    “不过念在之前搜检松懈,本官不忍不教而诛,故而容许尔等若有怀挟,此刻可将身上夹带的东西,扔进你们面前的大筐子里,本官便一概不咎。”王贤虽然年轻,却也是饱尝宦海凶险的老吏了,他虽然昨天说得斩钉截铁,不容置疑,但真到办事儿时,还是要变通一下的,不然真把天下读书人得罪惨了,自己将来哪有好日子过?何况也犯不着……

    所以王贤牢牢占住一个维护诚实考生的立场,更给那些已经怀挟文字在身者机会,让他们可以扔掉小抄,就当作什么都没发生,这样别人只能说他冷酷严苛,却不能说他故意刁难读书人……毕竟王贤给了机会,他们还执迷不悟,就是对他这个搜检官最大的蔑视,王贤再出手整治他们,也就没人能多讲什么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